導語

土耳其新銳兒童文學作家代表作,風靡全國,暢銷幾十萬冊!
全面提升觀察力、想象力和寫作能力,一邊讀小說,一邊學寫作。
開放式作文主題,最佳的作文范本,讓你腦洞大開。
主題寫作+日記體+作文零起點訓練,培養創新思維能力,自學能力,應變能力!
語文老師的教學助手,指導作文的另類法寶!
透過幽默的祖孫間趣事解密兒童行為、性格、溝通和情緒。
內容提要

雜貨店雖小,卻是小女孩的生活學堂:她“發明”了櫻桃汽水,想方設法“劫富濟貧”,還總是絞盡腦汁嘗試各種改變。
然而,她常常好心辦壞事,讓人啼笑皆非,事后只能一條一條記錄下學到的“教訓”……
讀這本書,仿佛拿著萬花筒,從一個鬼靈精怪的小女孩的視角,在外公的雜貨店里透過形形色色的商品、來來往往的人們看盡人生百態。
作者簡介
塞敏·雅薩爾,1982年出生,土耳其新生代兒童文學作家,擅長用幽默的語言描寫日常生活中的瑣事,熱衷于激發孩子的想象力、動手能力和溝通能力。
目錄
你長大以后要做什么?
世界上最棒的職業!
我的外公,雜貨店老板
我的工作時間
櫻桃汽水
沒錢的穆斯塔法
高個子穆拉特
遭賊
本地特產
超級愛干凈的許奶奶
我愛你
慢鍋燉白豆
非洲小朋友
孤獨的韋叔叔
巧克力到了
池畔老人
住在德國的土耳其人
我的船長叔叔
美發沙龍
多年以后
前言

本書取材于真實生活。
不過昵,也可能不是。
可能這里有一點點真實,那里有一點點虛構。
所有人物都是杜撰的。
不過呢,也可能每個人都有原型。
我是說,書里的故事有些是真實的,有些是虛構的?赡芪矣悬c兒害怕,萬一故事里人物的原型哪天讀了這本書,然后發火了怎么辦?所以呢,我要告訴大家,這是本小說,是虛構的。
估計你也明白,這些人肯定要指指點點。他們會說,“你怎么會把我寫成那樣?”“在你眼里,我竟然是這樣的嗎?”“我怎么不記得我說過那些事?”等等這種評論。
所以呢,我要先在此聲明,本書純屬虛構。
沒錯兒!都是我編的!統統都是編的!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。
真的,一絲一毫的關系都沒有。
完全虛構。
千真萬確!
怎么說呢,就說故事里這個小姑娘吧,怎么可能當上雜貨店的學徒?!別開玩笑了!
你說對吧?
可不是嘛!
精彩頁(或試讀片斷)

你長大以后要做什么?
跟你說,我親愛的朋友,大人們最愛問小孩子這個問題。有太多太多大人不知道該跟小孩子說什么,于是他們就特別愛問小朋友這個問題,還有其他類似的問題。你最好早點兒適應,因為他們會一直問下去,直到滿意為止。這種大人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跟小孩子打交道。他們不知道該說什么,也不知道怎么跟小孩子聊天。
他們覺得自己是大人,懂很多,而我們這些孩子什么都不懂,還小昵。
這就是為什么他們從來不會真的關心我們在想什么,也從不跟我們聊天氣多冷啊、冬天快來啦……類似這種話題。他們絕對不會告訴我們小孩子,他們有什么煩惱、有什么夢想、有什么困難、有什么成就、真正想做的工作是什么等等。不知為什么,他們認為小孩子聽不懂這些。因此大人碰到小孩子,就只問些他們認為小孩子能明白的問題。我們小孩子也明白,有時候我們也要哄一哄大人.于是我們就乖乖地回答問題,其實答案有兩個:一個是我們內心真正的想法,一個是大人想聽的標準答案。
問題:學校怎么樣?
標準答案:挺好。
內心答案:學校是一棟四層樓的建筑,整體感覺不錯,環境挺好的。設計方面,有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,不過要是走廊能再寬點兒,就更好了。
問題:你上幾年級了?
標準答案:八年級。
內心答案:已經八年級了,我在這個地方待的時間可真不短。學校還行,反正也不是我們孩子付學費。我上的是公立學校,運氣還算好,那些上私立學校的,每個月都要交一大筆錢。
問題:天哪!你真長大了不少,是不是每頓飯都吃很多?
標準答案:吃得不多。
內心答案:對!就是頓頓猛吃。吃得越多,長得越快!好好吃飯就能快快長大。我吃著吃著就會變成大人了。
問題:你長大以后要做什么?
標準答案:當醫生。
內心答案:我哪兒知道?!上了高中以后,才需要開始考慮以后做什么工作的問題吧。人人都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可是我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。所以只能慢慢琢磨,差不多這樣?
問完這些個問題,對話基本就結束了。大人們問完最后這個問題,就不知道該再說什么,所以就不說了。對他們來說,這是大人與小孩子之間對話的終結問題,可是對我來說,卻變成了頭腦里揮之不去的一個疑問。
長大以后我要當醫生嗎?還是當工程師?雖然我也不知道工程師是干什么的……
或許當老師?不對,要當警察!當記者怎么樣?或者成為球星?
歌星?哇,當歌星太酷了!要拍電影嗎?哦,當個舞臺劇演員也不錯……或者當理發師怎么樣?
啊,天哪!我長大了以后到底要做什么呢?
既然大人都這么愛問“你長大以后要做什么”這個問題,而且碰到不認識的大人,差不多回回都要重新被問一次,那么我可得好好準備一下答案。
我需要找到最適合我的工作。
于是我開始觀察身邊的大人。
我做了一個表格,里面列舉了以下內容:身邊大人的具體工作、工作無聊的程度,以及他們對工作的喜愛程度,來幫助我做決定。
P1-5